中國時報 文字/古明弘 攝影/石智中、達志影像
「流行是外來的,但你可以把它內化,再穿成自己的風格。」伊林國際名模王思偉表示,時尚並不難懂,抱持著吸收的心態,多看就能領略服裝想傳遞的語言,「重要的是不要有框架,更沒有絕對的搭配模式。」
受訪當天,王思偉特地選了北市赤峰街內的個性小咖啡廳,分享她對時尚的觀點,以及從化學系畢業後勇闖國際伸展台的心路歷程。她說學生時期對時尚完全沒想法,觸發她的是時尚雜誌的攝影作品,高二時遇到模特兒星探,剛好也有雜誌想找高的模特兒,於是踏進時尚圈,從「小王祖賢」成為有個人特色的國際超模。
走秀似表演 當藝術欣賞
2013年到巴黎走夏姿‧陳SHIATZY CHEN秋冬系列,是王思偉模特兒生涯的轉捩點,之後轉往米蘭和紐約發展,如今已是多家國際品牌長期合作的超模。
很多人覺得時尚很難懂,特別是伸展台上的作品,王思偉表示,可以透過場地安排以及精心編排的音樂,了解新品的設計走向,再來欣賞服裝在行進間線條的流動,她自己特別重視胸線和腰線。另外,服裝的細節可以看出品牌的工藝,或是新材質運用的可能性。
「不要有框架。」整個訪談過程中,王思偉不斷強調這點,她說一般人覺得奇怪的設計,背後或許藏有設計師想傳遞的訊息,上了伸展台後,透過誇張的妝髮或呈現形式強化其理念,真正到消費者手上前多少會做調整,不需「只有模特兒穿才好看」的預設,「秀是一場演出、一個表演,欣賞過後再看單品搭配的可能性」,如同欣賞藝術品,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。
一件衣服至少兩種穿法
回到現實生活上的穿搭,她鼓勵多看多嘗試,現在覺得不合宜的不見得就是錯,幾年前覺得白襪搭黑鞋很俗氣,如今卻是潮流。「最重要的是你穿上後,是否覺得自信、自在,如果我會擔心走光或是不舒服,再怎麼漂亮的衣服我也不會穿。」王思偉透露自己的治裝費越來越少,每季約1000美元,因為她已找到自己的風格,每件單品都要有兩種以上的穿法才會入手,當她拿起衣服審視時,腦中就開始高速運轉,浮現各種搭配的造型,一般人要花錢「繳學費」才能習得此功力,她笑說自己因為工作緣故是「免費上課」。
藉衣服宣示生活態度
不少人對時尚產業有迷思,認為這產業很表面,她則澄清:「其實很多設計師關注環保或是人權議題,不要把衣服只看成商品,而是生活態度的宣言。」同樣,她也希望不要誤會模特兒的價值觀,「我跟大家一樣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,不認為只有精品才是好的。」
聊到最後,王思偉表示當年雖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成為模特兒,但如果人生重來,她還是會選擇這條路,因為這份工作能接觸到的不僅是時尚,還有人文、藝術甚至是科技,當她看到服裝的可能性,進而獲得設計師、秀導或攝影師的認同,採用她的觀點,那種成就感是言語難以形容的。